周二(5月20日),美元指数延续近一周颓势,日内微跌0.08%至100.2759,盘中一度触及12日低点。市场情绪受多重因素扰动: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余波未平,特朗普税改法案投票在即,而美联储官员对通胀的鹰派表态与日本汇率谈判的潜在变数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多空拉锯。

基本面:财政赤字与政策预期双重压制
评级下调与债务风险重估上周穆迪意外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直指36.2万亿美元债务规模的不可持续性。尽管特朗普政府暂缓部分关税言论以缓和市场情绪,但国会围绕税改法案的辩论再度引发财政担忧。非党派机构测算,若法案通过,未来十年美国债务或新增3万亿至5万亿美元。澳洲国民银行策略师Rodrigo Catril指出:“市场正对美债风险溢价重新定价,美元长期估值面临压力。”
美联储政策路径分歧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周一明确表态,年内或仅降息25基点,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5基点。这一鹰派立场本应支撑美元,但交易员更关注其背后的逻辑:关税言论推升进口成本,通胀黏性恐限制宽松空间。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Chris Turner认为:“若美联储被迫维持高利率以对抗通胀,而财政赤字持续扩张,美元将陷入‘滞胀型疲软’。”
3. 地缘与汇率协调暗流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周二透露,美日财长本周G7会议将讨论“避免汇率过度波动”,暗示亚洲货币升值压力可能被纳入贸易谈判。ING报告指出,美国或通过外交渠道施压美元兑亚洲货币贬值,以缩减贸易逆差,此举将结构性利空美元。
技术面:关键指标释放调整信号
从日线结构观察,美元指数已跌破布林带中轨(100.1528),短期承压于50日均线(101.5138),显示空头占据主导。以下指标值得关注:
MACD指标:DIFF(-0.1429)与DEA(-0.3212)虽仍处负值区间,但柱状图翻正(0.3552),暗示下行动能有所减弱,需警惕超卖反弹。
RSI14(46.7129):中性偏弱,未进入超卖区域,下方仍有空间。
关键支撑/阻力:若指数失守100关口,可能下探布林带下轨98.6674;反之,需突破101.6384(布林上轨)方能扭转颓势。

分货币对来看:
美元/日元:跌破144.50支撑,创12日新低,反映市场对美日汇率干预的警惕。
欧元/美元:持稳于1.1250附近,受美元疲软及英国-欧盟关系改善的间接提振。
澳元/美元:尽管澳洲央行降息25基点,但鸽派预期已被消化,汇价跌幅受限(0.6419)。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与长期结构性风险
短期(1-2周):美元指数或维持100关口附近震荡。本周需重点关注: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若需求疲弱推升长端收益率,可能短暂支撑美元;
G7财长会议动向:任何涉及汇率协调的表述将放大波动;
特朗普税改法案进展:通过与否均可能引发“买预期、卖事实”行情。
中长期(Q3起):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Antje Praefcke警告,“双赤字”(贸易与财政赤字)风险可能重现2000年代初的美元熊市周期。若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叠加债务问题发酵,美元指数恐进一步下探95-97区间。
当前市场逻辑已从“避险溢价”转向“债务溢价”,美元走势将更多取决于美国财政纪律的可信度与非美货币政策的相对变化。交易者需警惕,任何突发性关税言论或俄乌局势升级可能短暂逆转风险情绪,但美元反弹或难改其结构性弱势基调。